南京市官网阳光体育活动方案
一、 指导思想
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精神,坚持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根据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“每天锻炼一小时,健康工作五十年,幸福生活一辈子”的精神,切实增强学生体质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,提高学生综合素质。
二、活动目标
1.推动官网体育活动的开展,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,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,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,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,增强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,体验和享受运动过程中的快乐;
2.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,积极创新,力求以活动励德,以活动启智,以活动健体,以活动塑美,以活动促劳,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;
3.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。
三、活动原则
1.教育性原则:根据不同的形式与内容,挖掘教育因素,从健体、培德、养智、审美、社会适应等角度出发,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,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;
2.科学性原则: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,从官网实际出发,全面落实教学计划,严控学生学业负担,合理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 ;
3.自主性原则。大课间体育活动应力求师生互动,发挥体育活动学生骨干作用,主张学生个性展现和学生群体合作,在各项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定方案,自我练习,自我评价,自我欣赏等。
四、组织机构:
1.领导小组
组 长: 徐 斌
副组长:易笃宁 戎仁堂 陈在平 彭功军 周丰梅 陈立军 张格波
组 员:马小弟 谢 蓉 黄宣忠 孙寿玉 许铁丰 刘 伟 任 智
2.分管领导:陈立军
3.监督电话:025-52173900
4.教练组
组长:张永桂 陈戴军 陶磊 朱孔雨
组员:马克进 杨家鸿 徐湘斌 潘艳 陈娟 刘伟 李路 杨铁林
5.督查组
组长:吴小胜 郑志刚 陈青 南黎黎 孔素琴 孟琪
组员:各年级学生分会成员
五、保障机制
(一)安全保障
1.穿运动鞋参加活动,衣着宽松,尽可能穿运动服装,不能装、带各类坚硬、锋利的物品参加活活动;
2.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,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,更不能乱窜乱跑;
3.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,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报告老师;
4.活动过程中,同学间要互相协作、谦让,互相帮助,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,严禁互相吵闹、争执甚至打架。
(二)班主任职责
1.加强安全教育,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;
2.检查学生衣着,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,合理安排运动量;
3.活动过程中,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,防止伤害事故发生;
4.如有意外伤害事故发生,要严格按照学校《学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》及时处置。
六、活动内容
(一)大课间安排
周一至周五,每天上午有35分钟的大课间,按照季节变化,大课间内容也做改变。
A、春秋季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
1、高一年级
进场:一号广场集中→沿琵琶湖南边马路→篮球场→每班在半片篮球场内集合跳绳,人手一根短跳绳,在广播的统一指挥下分组集体跳绳,每组跳2分钟,组间休息30秒。
退场:每班四路纵队在各自场地集中→沿篮球场西边马路→篮球场北边马路→化学实验楼前马路→经二号广场跑至一号组团解散回班级。
2、高二年级
进场:二号广场集中→沿化学实验楼前马路→进入田径场跳绳:各班级跑到相应位置后,在广播的统一指挥下跳短绳,每组跳2分钟,组间休息30秒。
退场:每班四路纵队→沿田径场跑步→田径场出口经小桥→化学实验楼前马路→经三号广场至二号组团→解散回班级
3、高三年级
进场:三号广场集中→实验楼东边马路→谭园路→教学楼东边马路→行政楼南边马路→分别进入一、二、三号广场
跳绳:听广播指挥进行跳短绳,每组2分钟,组间休息30秒
退场:各班原地四路纵队集中→听统一口令有序跑回三号组团→解散回班级
B、夏秋季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
三个年级分别在一、二、三号广场集中,统一做广播操、打太极拳
C、冬季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
1、高一年级
跑步路线:一号广场集中→ 艺术楼东→艺术楼北→小桥→排球场篮球场北→西门→篮球场西→篮球场南→排球场南→ 艺术楼南→一号广场→广场台阶→ 教学楼
2、高二年级
跑步路线:二号广场集中→实验楼南边马路→实验楼西边马路→田径场北边→田径场西边→田径场南边→实验楼南边→二号广场集中→教学楼
3、高三年级
跑步路线:三号广场集中→图文信息中心东→生活区马路→谭园路→教学楼东边→行政楼南边→教学楼西边→三号广场集中→教学楼
(二)体育活动课安排
高一和高二年级除每周两节体育课和学生社团活动课外,每周还有三节体育活动课,主要是分年级进行,具体安排如下:
1、高一年级:
先绕校园自然地形跑,然后分班级活动,项目有:引体向上、跑跳类、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网球、排球、长绳、短绳、飞盘、踢毽、软式垒球等。
2、高二年级:
先绕校园自然地形跑,集体打二十四式太极拳,然后分班活动,活动项目:引体向上、跑跳类、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网球、排球、长绳、短绳、飞盘、踢毽、软式垒球等。
七:评价方法
1.学生处、教务处、年级组三方共同监督,年级学生分会体育部检查各班级开展活动情况,检查结果纳入每月“优胜班级”评比内容。
2.班级体育委员负责,班委会每学期对所有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评价,评价结果作为学期学生《综合素质评价》内容之一。
官网
2017年9月